4月19日,我们来到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秦兵马俑自出土以来,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彰显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我们很幸运在西安之旅的第三天来一睹两千多年前先人们智慧的结晶。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每个佣的表情、服饰、高矮胖瘦都是不同的,每个佣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听了讲解员的讲解,我们既自豪又惭愧。自豪的是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巨大,场面威武壮观,我们为之惊叹。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皇陵的雄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的历史文化的气息,同时也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才能和高超技术。惭愧的是我们没能保护好这些宝贵的遗产,也没能传承这些先进的技术。通过所见所闻有所思,这不正是研学的意义吗?

在一片惊叹与不舍中我们结束了上午的行程。13点,我们全体师生来到了秦朝文物复制厂。厂房门口摆放着一排排栩栩如生的兵俑,上面积落的灰尘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历史。同学们走进厂房,在听制模人介绍复制厂的大致历程和简单教学后,纷纷开始自己的制模活动,拿起那黄色的泥巴,仿佛又回到小时候,大家无比动心。在整个制模过程中,同学们细心且专注,搓泥、入模、修模和倒模,每一个环节都十分用心。回想起上午那千人千面、缤纷多姿的兵俑,同学们都在感叹先人的智慧与严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陶俑带走,作为此次研学之旅的纪念和鉴证。同学们通过近距离观察并亲手体验的方式,再次感受华夏文化的多姿多彩。此时此刻,我们脚踏在一片处处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关中大地上,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国工匠艺人的细致和严谨,也为生活在这样的民族和国家而自豪。

制作完陶俑后,我们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临潼博物馆,去探寻那神秘的佛教文化。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1985年5月5日出土于唐庆山寺遗址地宫内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舍利是佛祖的遗骨,又叫佛之灵骨,是佛教圣物,是佛祖释迦牟尼涅盘后的遗剩物,一种形似小米粒大小的晶体,称为碎骨舍利,即释迦牟尼佛舍利。唐代接着隋代之后,百业兴起,此时期的佛教确实有了长足发展,因为唐朝政府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求法,武后利用佛教伪饰政权合理性。统治者为佛教发展提供沃土,也是我们看到唐朝灿烂的佛教文化和璀璨的佛教文明。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华清宫。华清宫距离兵马俑不远,一路上还能看到唐太宗李世民和杨贵妃的铜雕像。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华清宫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

华清池的浪漫爱情,成就了今天外国语学子的朗朗书声,少年中国说,气势恢宏的诵读,震撼了在场的所有听众。

这浴池就是唐太宗赐给杨贵妃的沐浴汤池,因为石砖砌如海棠花,所以称为“海棠汤”。↓↓↓

华清宫因其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西安事变”发生地而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唐宫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此处还是“西安事变”的发生地。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一日里,我们从现代穿越至“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的秦朝,又从秦朝轰轰烈烈的大军阵队,穿越到盛唐“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华清浴池。我们领略了古都不同时代的风情:刚,有战马萧萧,车轮滚滚的行军部队;柔,有朝歌夜弦,温香玉软的温泉汤池。亦刚亦柔、刚柔并济,则是中国盛世之景象,尽为我国故都之风采。

 


 

优秀研学心得

 

高一(8)班  余思瑶

长安,春秋鼎盛,锦绣明丽。

这里有秦时明月,这里有汉赋情操,这里还有大唐盛世。

临潼,物华天宝,祥瑞谐和。

4月19日,西安研学第三天,碧空如洗,艳阳普照。

华清宫,南依骊山,北临渭水。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小桥流水,鱼戏莲叶,展现着大唐独特的风采。就是这座千年皇家园林,见证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犹记当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而后“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直到马嵬兵变,绕是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待雨”,也终抵不过大唐江山社稷。“士卒筑城潼关道,湖人破,兵入长安,天子、贵妃、群臣,遂逃,至马嵬驿,群臣不满,杀之,入蜀,方平之”。贵妃与玄宗在华清宫许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愿望,却终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骊山,雾散云净,青山秀丽,古木苍翠,松柏夹道。1936年12月12日,便是在这座古山之上,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铁骑飞空,会盟赞普。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通过精彩绝伦的话剧表演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烽火古城、矛盾激化、匆匆密谋、箭在弦上、枕戈待旦、大战在即、枪声破晓、统一战线、世事沧桑等十幕剧情,利用高科技舞台手段,结合电影艺术和戏剧艺术的表现方式,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西安事变”鲜为人知的历史原貌。

傍晚,华灯初上,夜如白昼。华清兵谏,秦兵马俑,古风古韵,大气磅礴,流连忘返。

 

高一(8)班  汪毓涵

兵马俑,令人思绪最为澎湃的地方。当我第一眼看到兵马俑的那一刻,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感受到的是气势磅礴,一种灵魂的震撼,不知道除了感慨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就是那支横扫六国的威武之师,一支凝固在历时瞬间的军队,突然觉得强大的战争民族感压得我不敢吱声半句,于是我开始感叹先人们的精湛工艺,那种超越灵魂的强大魄力。它们不是陶俑,而是有着生命有着灵魂的战争英雄。

进入一号俑坑的展示大厅后,眼前豁然开朗:一排排安静、威武、严肃的兵马俑尽收眼底,甚是气宇轩昂。

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栩栩如生,坚挺的脊背,坚定的眼神,令人心灵震撼。在兵马俑碎片中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在清风的伴奏下,在蓝天的映衬下,身后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几个字似乎在热情地宣告离别,而唯有秦始皇兵马俑依然如古时一样,严肃而刚硬,迎来了,却又送走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

 

高一(9)班  陈禾梓

今天是研学的第三天。早上,我们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我们参观了兵马俑。走进大门,浓厚的历史感扑面而来。首先看到的是巨大的蓝色logo——世界遗产。绕过去便是大A厅的入口。我们进入,看到了许多兵马俑,或驾车,或屹立,或单膝跪地。数量繁多的兵马俑,没有一个是重复的。无论是神态还是动作,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饭罢,就去了兵马俑制作厂。我们也做兵马俑,当然作为一位新手,即使有模具也难以掩盖我技术的拙劣。

接着,我们前往了临潼博物馆。导游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兵马俑和唐朝的文物,都精美绝伦。

从临潼博物馆出来后我们步行去了华清宫。里面的建筑魅力十足,令人震撼。布局也十分讲究,使人惊叹不已。

欣赏过历代帝王的浴池后,我们踏着石板楼梯,登上瑶光阁观看演出——《“1212”西安事变》。

这次演出,我们身在其中,既是观众,也是演员,强烈的代入感让我深陷其中。真实感极强的音效,无可挑剔的表演,衔接完美的剧情,都是这场演出的亮点。最重要的是,这是真实的历史,使我们更能了解那个兵慌马乱的年代里人们的身不由己,无限的悲伤与痛苦,让我们牢牢记住历史的悲痛与沉重。演出结束,那句雄浑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仍回荡在我的耳边。战士们奋不顾身的身影仍在我眼前闪现。

那个时代的英雄,就是这些英勇杀敌的将士。

而现在,这个时代的英雄,将会是那些铭记历史却依旧前行,为国家做贡献的人!

 

高一(10)班  胡晨曦

今天是西安研学的第三天,上午我们拜访了秦兵马俑——这凝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心血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下午亲手制作秦俑的过程中我才知道,原来制作一个俑需要这么多繁琐的步骤。首先,要用泥捏塑出陶俑的头、手、足等部分,身体则用泥条一圈一圈盘筑而成;接着将身体各部分拼接好,在表面进行雕刻、拼贴、对细微处进行修改,才将这些半成品放入炉中,用1000摄氏度上下的温度烧制成俑;最后,还要在陶俑身上绘上丰富的颜色,使陶俑更加生动逼真。这样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凝结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兵马俑沉默着,历经两千年来时间长河的冲刷,看这大地风起云涌;看这沧海桑田。他们是为了纪念秦国的将士们。纪念那些为建立一个真正的大一统王朝而付出心血乃至生命的士兵们,他们的出现是为了继承敢于奉献的爱国精神。

下午参观华清宫,我最感兴趣的是西安事变的舞台剧《12.12》,震撼、逼真的场景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

整个演出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张学良将军的一句话:“我们的枪不是打中国人自己的,更不是打大学生的,我们是打日本人的!”英雄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在国家的未来面前,一切内战都应当停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卫家乡,保卫国家。这场别开生面的舞台剧,让我感受到了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的奉献精神。在西安事变发生前,他们也彷徨过,彷徨的不是自己的人头,而是整个国家的命运。在他们眼里,他们害怕的并不是人们所说最需要重视的自己的生命,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一天结束,我回到住处用笔记录下了这一天的收获。

 

高一(11)班  李承骏

今天上午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它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轰动世界。其实,我早就想去西安一睹为快,但总是失之交臂。这次来到西安,便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睹其真容。景区门口,远远望去,有一尊巨大雕像,走近一看,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走进博物馆大厅,眼前豁然开朗,一排排安静、威武、严肃的兵马俑尽收眼底。

但其浩大的工程,也显示出秦始皇当年政治的残暴。

午饭后,我们又亲自感受了制作兵马俑的过程,老师授课后便开始了制作。虽然制作过程有些困难,黏土的数量和手的力度难以把握,

但最终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成一个兵马俑陶土像。

然后来到了临潼博物馆,参观了武则天在位时期的一些雕塑,她作为一代女皇,其统治时期维护了女性权利,打破了”龙戏凤”的传统,

将凤凰雕刻在了龙的上方,可谓颠覆了人们的思想。

步行10分钟,来到了华清宫,尽管广场上在进行防恐演练,但我们还是很顺利的进入了景区,游览了海棠汤、莲花汤等池汤。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提到了杨贵妃在海棠汤洗浴的情况:“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让他这么一写,美人出浴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于是美人出浴成了画家、雕塑家的创作题材。白居易之前的唐代著名画家周昉就画过《杨妃出浴图》,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后来仿者如云,连我在华清宫游览时也看到了一尊此类风格的《贵妃出浴》雕塑。观看了盛大的《1212西安事变》1:1还原实景演出,震撼、感人。这种感觉绝不是书本和影视剧所能比拟的!

眼前的景色别样的新奇和美丽。可以想象,大唐开元盛世皇家行宫,或许如天堂一般,应该比今天的华清宫,还美丽许多。只见庑殿崔巍壮观,亭台搂阁,错落有致,还有那奇单异树,叶滴清露,娇娇如羞女。如此宫室佳苑,真有相见恨晚之感!

 

高一(11)班  李杨铭嘉

覆旧蓑,城南老道说惊蛰。夜山坡,草木生萤火。恍听雾婆娑,一声歌,恰见明月栖山河,淬人间百味烟火。

涉溪而登彼岸,竹间饮幽阑。柳絮飘扬三月天,在西安最温柔的季节,我站在古城墙上,那拂过六朝古都的风,吹过我的发梢,已是春分时节。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撇蝶成双,一捺鹊桥上,一钩游长安,一点古木香。流水匆匆,当代的光怪陆离打碎了文字的围墙,却打不碎长安那踏雪寻梅旧梦浅眠的风韵。古城之韵味是文字不能承受之重,风吹荷,烟水间,暮霞落清渊。不知何时,都市的灯红酒绿扰乱了人们那颗淡泊的心,曲裾,襦裙,一点一点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流霞半挂江天,霜雪飘经年,檀香又烧了几段?三千弱水,一苇渡之。从今若拾起妙笔丹青,勾勒那历历在目的亭台楼阁,我欲挽留那长安盛世,与他相知,相守,恰似皎月星辰相照应,衣袂不经意沾了荷香,从此坠入尘网。这片古城在尘世中辗转了千百年,却在烟火人间里琴瑟和鸣。

我与长安相遇在这片盛世,少年白马杏花下,便是如风如水不可言。